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3集课程复讲

丁越湘学长

  
各位老师,大家好,现在由我来复讲第33集的部分内容:
    我们中国有一句格言提到“青天白日的气节,自暗室屋漏中培来;旋乾转坤的经纶,自临深履薄处得力”。这意思也告诉我们,一个人有非常洁白的气节都是从他独处的时候开始培养,从别人都没有看到的地方,他都能够言行一致,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气节。所以生活的细节也是大学问。能够扭转乾坤的能力从“临深履薄”处打根基,从他面对人、面对每一件事物都能够恭敬,都能够谨慎对待,他才能够往后办很大的事。因为他这一些谨慎的态度都已经在这点点滴滴当中积累上来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有提到“屈志老成,急则可相依”。所以往往是在这些小细节当中,都能够非常谨慎的人,他才能真正把重要的大事办好。假如这一些小地方都不用心,很可能真正接一件重大的事就会有很多小状况出现,甚至于可能会乱了头绪。所以我们为人父母在这一些小细节当中,也要从小多多提醒小孩,那我们自己也要多多观照自己在这些小事当中的起心动念,进而当下去改过、去修正。
    “无心非,名为错”,所谓“不知者无罪”。当别人犯错,他不是有心的,我们绝对要包容、要宽恕,不然他也会很难受。那对我们来讲,我们也要时时观照自己,我们的言语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。比方说走路的时候,两三个人排在一起,让后面的行人就不方便通过。因为人往往,比方说遇到久不见的朋友,一聊起天来都忘记旁边的世界。所以这就是无心之非。有时候我们打电话给朋友,他可能正要出门,我们一打过去就霹雳啪啦,连个逗点都没有,他又不知道从哪里切话把你拒绝,或者是告诉你他要出门,结果他就一直撑在那里。那时候他的心跳怎么样?特别快!这也是无心之非。所以我们打电话过去一定要先问:请问你现在方便吗?要处处替对方着想。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